• 咨询热线:
  • 4009699607 010-57257969
首页 专业课红宝书 专业课精品小班 一对一辅导 复试辅导 师资介绍 题库试题 考研论坛
新闻资讯
最新动态

20考研这些你不得不知的常识,据说掌握了这些考研之路可以轻松很多

发布日期:2018/9/13 11:42:45

离19考研还有101天,部分20考研的同学知道考研难度大,都已经按捺不住激动的小心情啦!很多的20考研已经明确了自己目标并且在为之努力了!惠园教育的小编看到大家都这么努力,感觉自己应该做点什么来帮助大家。最终决定总结一些考研必须知道的常识,分享给大家,为大家节省更多的时间,让大家的复习更高效。

一、考研专业优先还是择校优先

其实20考研,是选择先定专业再选院校,还是先锁定目标院校再定专业呢?大家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好分析。

如果你是因为本科院校不够理想,想通过考研为自己争取一个更好的平台,985、211名校是你的首选,那么在同等条件下,小编建议你优先考虑学校资质。的确,尽管在今天,学历并不是唯一的评判标准,但很多时候,它们就像一道门槛,社会科研团体,比如研究院,设计院,大型国企等,普遍认可名校,拿下课题更容易,找工作有的单位限定211,985,有这么一个头衔不会被限制,在还没见到你的能力之前就因此被淘汰岂不是有些遗憾。

如果你是本科专业不够理想有更喜欢的专业,想为喜欢的专业奋力一搏,那么在同等条件下,小编建议你优先考虑专业。毕竟考研是给自己一次新的机会重新选择未来的发展道路,尤其是本专业与考研专业跨度较大的同学,这样的同学会更注重专业的情况,期待得到更加专业的指导,希望会在择业中更具竞争力。那么对于已经有明确目标行业选择的同学而言,要在专业的甄别上做更多的努力。

当然,虽然名校+优势专业+一线城市的组合是每个人都期待的,但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决心与能力去实现这样的目标,大家可以评估一下自己的实际情况再做决定,也许你还有更好的选择呢。

二、考研政策与形势的解读

2017年全国毕业生约795万

2018年全国毕业生约820万

2017年考研报名人数约201万

2018年考研报名人数约238万

    应届毕业生约150万

有七八十w在职研究生报名考试

在职和应届一共录取人数约70万

其中包括了各种途径保研的同学

报录比约为3:1

一串串数据的背后,小编想告诉大家的是:努力改变命运!大家别放弃啊~每年的考研过后,大家听到的大多是考研太难了、录取人数少、被淘汰的概率大 ,但最后毕竟每年还是有很多人考入理想的院校。由此可见,在考研的路上,看清局势、搜集信息并找到有用的资源是非常重要的。找到竞争压力较小的、适合自己的专业,你就赢在了考研的起跑线上!

三、 如何寻找有价值的考研信息

1、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研招网是教育部指定的全国研究生唯一的网上报名平台,报名、调剂等都需要在这里填写相关的必填信息。同学们还能在这里查到全国所有招生单位各个专业的相关信息。同时这里也是教育部发布有关考研政策的平台,信息来源绝对权威,也绝对值得信赖。

2、报考院校的官方网站

招生单位的官方网站是发布本单位招生信息、招生简章、专业信息、导师介绍等信息的最权威平台。官方网站一般会把有关考研的信息放在研究生院或者研究生部的硕士研究生招生专栏,包括招生简章、专业目录、参考书目、考试大纲等信息。部分招生单位还会公布历年招生人数、录取比例、专业课真题等信息。

3、招生单位的论坛

大部分高校都有本校的论坛,上面一般有考研板块,里面信息很多,也非常实用,是已经确定了报考院校的同学绝对不能错过的信息获取平台。

4、在读研究生

在读研究生经历过考研,对一整套考研流程都非常熟悉,有自己的经验,也对导师及教务老师都很了解,能提供最及时、最实用的信息。所以,建议大家通过各种渠道多认识一些目标院校的学长学姐。

5、微博、公众号,论坛

信息时代,同学们一定要学会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目前有很多微博、公众号、论坛等做得相当不错,信息更新也很及时。因此我们可以关注一些各科目名师的微博,相关院校或者是相关专业的微信公众号,院校的相关论坛等,可以针对性地搜集、整理,并不断补充自己的知识内容,帮助你更好的备考。

以上就是考研信息搜集的一些平台,最后强调一下信息利用的问题。现在各种考研信息、资料非常多,特别是网络资源,质量良莠不齐。同学们要把握这样一个原则:原始信息优先、二手信息为辅;精品为主,宁缺毋滥。

四、需要买哪些资料

1.历年真题

历年真题的重要不言而喻,除公共课历年真题必做外,做专业课真题可以让我们清楚地感知目标院校的出题风格以及复习重点,例如是以主观题为主还是客观题为主,课本的哪些章节哪些知识点经常出题,把这些做到心中有数,不仅能在整个复习过程中保持一个正确的航向,也能提前熟悉考研模式保证最佳复习状态。

2.内部资料

有的院校会有一些内部资料,例如该校教师为本科生出的练习题,期中期末考题等。如果又恰逢这些学校考题的重复率又很高,那这些资料就必须收入囊中。不少考过研的学长学姐曾经都买过这样的资料,不可否认地说高校教师的出题水平确实是高,就算最后做不到原题,这些资料对于整体实力提升还是有很大助力的。

所以,在紧张的备考过程中,提醒大家,要理性购买二手书籍,不要给自己的备考增加负担,从容上阵,把时间放在最需要重视的资料上。

好了,今天就分享这么多了,大家有任何关于考研的问题,都可以给小编留言,小编会尽力帮大家解答。

答疑交流
24贸大考研qq群 课程顾问微信
惠园教育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惠园教育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北京博学惠园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8017786号-1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1101050695656165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