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意:考研冲刺你不得不知的六大捷径和八大雷区
发布日期:2018/11/12 11:48:05
各位19考研er请注意!考研倒计时40天,马上就要开始以3计数了。倒计时的时间一天天在减少,复习的状态越来越紧张,冲刺阶段是最关键的复习时段,有些小伙伴可能因为焦虑走入复习误区。有些事情,在没有经历过之前,觉得也就那样。但是在亲身经历过之后,才能真正的体会到其中的百般滋味。考研也是这样,在没有经历过之前,觉得考研不就是一次考试么,没什么大不;而考过研之后,觉得考研真的不容易……根据过来人的经验教训,惠园教育小编在这里给大家总结了一些复习的捷径和雷区,希望对你有益。
一、六大捷径
在考研复习备考刚开始,甚至是一路走来,我们都在关注往年考研成功的学姐学长们的经验帖。尽管考研的经验贴各不相同,但是我们能够得出一个一致的结论,冲刺阶段的复习很关键,是我们整个考研复习的核心,最后的冲刺非常的有必要。下面就是小编根据成功学长学姐的经验总结出的六大捷径,赶快学起来!
1.不懂就问
不懂就问,这是学习路上的捷径,而相反,不懂却不问,这就是明显的兜圈子、作死行为了。考研路上面对难题,有的人会积极地询问身边的同学或是老师,但是也有一部分考生宁肯自己花时间琢磨也不愿意请教他人,最终的结果就是那些积极询问别人的人节省出了很多时间用来做最后的冲刺,而那些不懂装懂非要自己琢磨的人浪费掉了很多的备考时间,最终后悔莫及。已经到了这个阶段了,我们必须最大化利用剩下的时间,遇到不懂的就赶快向身边的同学老师请教。
2.错题及时总结
错题总结,这是一个很好的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但是很多人却不知如何利用。有的考生在前期没有意识到整理错题的重要性,这样就很有可能一错再错,陷入不断兜圈子的死循环中。
建议大家都应该准备一个错题本,将错题的原因,正确的思路等记录下来,这样才能避免下一次做题的时候似曾相识又模棱两可。建立在错题总结基础上的复习,才是有效的复习,学习效果也能巩固住。
3.利用好真题
真题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有些小伙伴老是想着自己要把所有资料全部看完才能碰真题,其实不然。对于真题的接触,越早越好,不要想着把书上的知识点全部吃透正确率才会上升。
复习初期,追求的目标是对考试的理解和把握。早接触真题,就可以抓住真题的命脉,在做题中发现问题,然后回到课本中解决问题,这才是正确的流程。因此,考研路上要想走点捷径,真题就是最好的切入点。
4.学习区理论,直面瓶颈
学习区理论主要有以下两点应用:
第一,对于一个人来说,最理想的状态是处于“学习区”,学习具有适当挑战性的东西,一段时间后,“学习区”会慢慢变为“舒适区”,“舒适区”越变越大, 而一部分的“恐慌区” 也会相应变成“学习区”。所以我们在做题和复习过程中不要对难题采取回避心理,直面瓶颈期并努力突破,不然我们永远不可能进步;
第二,如果现在的你在恐慌区,那么首要就是要建立自信,克服恐惧和忧虑,很多事情其实很简单,只是我们在思想上把他们复杂化、困难化了。
5.树立知识树,整合知识点
我们在看书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这样一个问题,即反复遗忘一些知识点尤其是那些新学的有一定难度的知识。后期时间越来越紧张,要想让新旧知识产生深刻联结,就必须主动构建知识树,使新旧知识在大脑中形成一个全新的框架。
构建知识树不是一次性的,我们要在学习中不断调整删减其中的枝节,每次调整都是一次知识吸收和整合的过程。这个方法不仅适用于消化吸收新学的知识,也同样适用于复习记忆已掌握的知识。
6.正确刷题,开始模考
我们都知道稳定的考场发挥很重要,如果在考试中不能稳定发挥,那么我们前面的努力非常容易白白浪费。在这里提醒大家,我们在做简单试题时,要有一个较高的警觉度,在做较难的考题时,要保持一个稳定的心理状态慢慢去解决它。刷题使人提高,这是我们都知道的道理,但是刷题的精华却在于改题。遇到错题,第一步要做的就是结合题目分析正确答案,然后思考自己出现错误的原因。我们要真正从深度和广度上将错题一网打尽。理解了正确答案后,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判断该题是否有深究的价值。如果有,那么我们就要以该题为突破口,找到与其相关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模考卷子通过临考的仿真模拟,检测自己的现阶段水平,熟悉考试的命题思路,训练和维持题感。帮你在考前找到做题感觉,适应考试上阵不慌。所以,建议大家抽出一天的时间做一次模拟考,检验一下自己的复习水平,毕竟做对题才是考研的最终目的。
二、九大误区
2019考研复习备考走到现在,其实已经很累很累,但是,我们要鼓足力气去冲刺。这里给大家一些前辈们的忠告,冲刺阶段的几大雷区要避开。
1.冲刺复习重点不突出
通常来说,一个完整的考研复习,应该是分为三个阶段:基础阶段、强化阶段、冲刺阶段。往年考研同学的冲刺阶段复习,基本上没有和前期的复习区分开来,也就是重点不够突出,还是地毯式复习,对于重点和次重点的处理方式一样。这样的复习,最后的结果就是,对于重点的把握不够深刻。
2.时间都用来“题海战术”
考试时间迫近,相信许多考生内心都是抓狂状态,甚至感到无力。觉得好多书都没看完,现在看也记不住,就把时间投入到各种各样的习题中,看似是“替代满足”,得到了一点没复习的安全感,实际上复习效果很不理想。其实越到考前,越要回到书本本身,把知识点、框架等等再理清楚,参考自己做的笔记,做做基础的题目等等。
3.真题不够熟练
最后的三个阶段,我们的注意力不仅仅只是局限于知识点的学习,我们应该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对于真题的演练上。毕竟是考试,我们想要顺利考上研究生,还得有一种不太认可,但是很实用的功利心,也就是围绕如何提高成绩来复习。历年的真题,是我们最接近考试的素材,我们务必要熟练历年真题。
4.掐表做题演练不够
除了练习真题,我们还需要进行模拟考试。只有掐表做题,我们才能弄清楚自己的做题逻辑和考场时间分配。如果我们不进去掐表演练,我们很难把握好做题的节奏,最后做不完题,或是提前做完但答题不充分,结果都不会理想。
5.过度依赖考场上的临场发挥
考研战场上的临场发挥,基本上等于一个传说。有些同学平常不好好复习,妄想着考场上大神附体,健笔如飞。其实真正在考试,完全是一种高压的状态,紧张会使背过的都忘记,更别说有如神助了。所以一定要抛弃这些不切实际的幻想,跟着自己节奏安心复习才是正道。
6.压力过大,适得其反
冲刺阶段,是我们最需要减压的时候。压力过大,我们的思维会变得混乱,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影响到睡眠和饮食,进而影响到身体,最后只会是适得其反。
7.完全放松自己,放缓复习节奏
现在天气越来越冷了,一变冷就会更容易产生惰性,早上起不来,复习时间越推越晚,越来越短。不用几天,要再找回原来的复习状态就很困难,时间上浪费许多。虽然我们强调考前要适当调整心情避免压力过大,但是适度的紧张感是需要的,要保持考前冲刺的感觉。
8.突然改变饮食习惯,暴饮暴食
这个和熬夜也一样,暴饮暴食也是突然改变作息饮食习惯,令身体一时难以适应。一切波动过大的事情,最好都不要做,或者留到考试结束完再做。暴饮暴食,还会让思维的速度放缓,降低大脑的活性。
9.道听途说,听信小道消息
考前经常会有一大波的预测,今年这道题肯定考,那道题肯定考不到。但实际情况是,在没打开试卷之前,一切都只是基于过去经验上的一种推测。不要影响了自己的备考心情才好。
考研冲刺,全力以赴,加油!!